中国儿科少数学者之一胡亚梅去世。根据她的遗愿,她的遗体将捐赠给首都医科大学进行医学研究。
10月3日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宣布,中国共产党杰出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儿科教育家、新中国儿科创始人之一、中国儿科血液肿瘤学创始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胡亚梅教授因治疗无效于2019年10月3日17: 07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据《北京晚报》报道,中国儿科领域只有三名院士,他们都在北京儿童医院。其中,诸福棠院士去世了。中国儿科外科创始人之一张金哲院士今年9月25日刚刚庆祝了他的99岁生日。胡亚梅院士是中国最年轻的儿科血液学创始人。
公共信息显示,胡亚美生于1924年4月,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自1955年起,任北京儿童医院内科副主任兼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儿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自1989年起,他一直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并于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此期间,胡亚梅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和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以及第七届、第八届和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胡亚梅因突出贡献获得了“三八红旗”、“五一劳动奖章”和“北京专家”等荣誉称号。
胡亚美一生从事儿科的临床、科研和教学相关工作,带领团队“征服”白血病。
20世纪50年代,她研究并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营养性贫血的治疗和预防计划。20世纪60年代,对小儿腹泻的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进行了认真研究,制定并推广了3:2:1补液疗法,使该病的死亡率从20%降至1%。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各种溶血性疾病,特别是儿童白血病得到了研究。
1976年,儿童白血病对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她将研究方向确定为儿童白血病和肿瘤疾病。经过不懈努力取得突破,到1982年,胡亚梅的团队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提高到50.6%,从而改变了白血病是“不治之症”的传统观念。目前,以胡亚梅为首的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在白血病治疗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
根据殡葬服务委员会发布的讣告,胡亚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0月7日星期一上午9点在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